热点聚焦|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2018年夏引爆上海

风靡伦敦的大型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英文原名Alice’s Adventures Underground),即将开启中文版亚洲巡演,仙境首站落户上海市静安区大宁小城。

北京时间6月14日,由北京艺典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英国魔童戏剧(Les Enfants Terribles)、艾玛布朗杰斯制作公司(Emma Brünjes Productions)制作;英国WE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进版权;北京艺典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市荔园置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玩儿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南一统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武汉为加乐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沉浸式互动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经过两年筹备将于今年夏天正式登陆上海市静安区广中西路666号大宁小城。上海站演出将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剧马当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运营。作为2017年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期间签署的中英联合制作代表性艺术项目之一,此次《爱丽丝冒险奇遇记》的制作集结了来自中国、英国的顶尖团队,双方联手改造了静安区大宁小城四千多平米的空间,力求为中国观众还原一个最接近原著的爱丽丝奇幻梦境。

英国是沉浸式戏剧的发源地,而近几年在英国最火热的沉浸式戏剧非《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莫属。这部剧改编自路易斯·卡罗尔小说《爱丽丝漫游仙境》,由魔童戏剧公司与金牌制作人艾玛·布朗杰斯(Emma Brünjes)制作,2015年首次亮相伦敦后被《卫报》评为“对原著一次精湛诡秘的重现,让忘记如何玩乐的成年人找回童心。”该剧在2016年被劳伦斯·奥利弗奖提名为“最佳家庭娱乐奖”,掀起了伦敦“沉浸式戏剧”的风潮,一度一票难求。

英国版制作人艾玛·布朗杰斯女士表示:“在中国重现一个奇幻仙境让我们倍感荣幸,这说明《爱丽丝冒险奇遇记》是成功的、创新的,也正是它的创新让我们提名了2016年奥利弗戏剧奖。我们已经迫不及待要邀请中国观众进入爱丽丝的奇幻仙境。”

同时《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联合导演兼编剧的魔童戏剧艺术总监奥利弗·兰斯里先生与魔童戏剧联合董事与制作人詹姆斯·西格尔先生也表示:“我们六年前就萌生了创作‘爱丽丝’的点子,英国版的诞生用了将近四年时间。之前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它会走进中国,这样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戏剧来到中国,我们很骄傲也非常激动。”

在《爱丽丝冒险奇遇记》中文版的演出中,中英两地制作团队与国际知名建筑与室内设计公司合作,在四千平米的空间里打造出一个大型互动空间。整个戏剧中有三十多个设计独特的场景空间,每一幕剧情在不同的空间中上演,观众像爱丽丝一样穿梭其中,根据观剧路径选择的不同,进入不同的剧情分线汇合到最后的一幕与演员共同结束演出。全剧有潮人场与家庭场两种场次设置,潮人场神秘炫酷,适合16岁以上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家庭场明亮绚烂,适合4-15岁的勇敢少年与家人一同前往–真正做到老少皆宜娱乐全民。

《爱丽丝》原著故事中经典的“变大变小”、“不是生日的生日派对”等情节都将以实景演绎、观众全面参与的方式呈现。观众们通过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将拥有完全不同的观剧感受–让人眼花缭乱的兔子洞,神秘的毛虫巢穴,露齿嬉笑的柴郡猫,严厉的红心女王,迷路的爱丽丝,以及非同寻常的下午茶派对等都将一一呈现。除了精良的布景和沉浸式体验外,《爱丽丝冒险奇遇记》的每条故事线都会有一对一的互动剧情,去看戏的你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拒绝演员的邀请,这将会是比剧情本身更特别的经历。

在发布会上,《爱丽丝冒险奇遇记》中文版制作人和版权引进人谢已表示:“2015年第一次看到《爱丽丝冒险奇遇记》时,我很兴奋。1865年出版的这部‘穿越’小说,给无数读者带来启发和灵感,终于在150多年后以全新的形态被还原,让我们有机会跟白兔先生一起奔跑,穿梭在仙境的奇妙世界之中。这部作品的潮人场炫酷神秘,家庭场灵动趣味,是一个互动性极强、以表演为核心的线下娱乐项目。在中文版筹备的3年中,我听到最多的评论是‘这个项目太难做了’,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们非常幸运地集结了一批有水平、有激情、有耐力和实力的猛将,为项目品质保驾护航。我们相信这部作品新颖的表现形式、充满创意的编剧动线、丰富多样的空间利用,会让它成为今夏最时髦的戏剧娱乐活动”

作为第一部从英国引进的老少皆宜的沉浸式话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的正式演出将预计于今年7月下旬正式面向观众。为了确保极致的观众体验,每一次入场的观众人数非常有限,不能超过56人;因此从即日起,该剧官方网站(www.alice-underground-china.com)与公众微信号【爱丽丝冒险奇遇记】也同步限时开启了一条仙境插队卡抢占通道。想要在第一时间大饱眼福的观众可通过上述两个渠道优先占位,获取提前兑换正式演出黄金场次入场券的资格。

尽管爱丽丝的故事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影视作品的改编也越来越为观众所熟悉,但沉浸式戏剧形式所带来的体验,不仅突破了传统剧院演出模式,开发崭新的观剧享受,还联动了相关商业活动,是戏剧艺术跨界商业的大胆尝试。此次爱丽丝联合了诸多海内外优质品牌进行合作,例如与英国百年茶品牌Whittard of Chelsea(维廷德)携手让中国的观众在观剧中能体味到原汁原味的英式下午茶,Godiva歌帝梵巧克力和乐芝牛也将和该剧一起为观众探险仙境设置有趣的互动体验。于此同时,该剧未演先红,通过联合开发IP的模式已与多个品牌进行衍生商品的开发,如菇滋菇滋食品、Alice Glamour系列彩妆,JIW&JIF珠宝和Missose童装等。《爱丽丝冒险奇遇记》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商业模式将成为戏剧作品与传统商业完美联姻的“新物种”。

近十几年来风靡欧美的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是指在一个独立的艺术装置和物理空间内通过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完整的故事,打破传统戏剧“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台下”的观演关系。演员在表演空间中移动,观众拥有观赏自主性,甚至成为戏剧的一部分参与其中,因此产生差异化的观剧视角,从而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爱丽丝冒险奇遇记》的引进得到了上海市静安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静安打造“全民有戏”的城市空间里程中又一次大胆的尝试。戏剧与城市拥有着紧密的关系,戏剧源自于生活,升华于艺术,上演于城市,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传递给每个生活在城市的人。而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的沪上首演,在为都市人生活增色添趣的同时,也将为这部英国百年经典文学作品注入新的解读。

劳伦斯·奥利弗奖|2019年WECC为中国观众全方位、更深入呈现英国最高戏剧奖项

2019年,是WE文化传播第四年与英国殿堂级戏剧奖项“劳伦斯·奥利弗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s)”主办方伦敦戏剧协会合作,将奥利弗奖引入中国观众视野。今年的颁奖典礼于4月7日在伦敦举行,在WE文化传播的助推下,如今奥利弗奖在中国已是触手可及、可以随时追踪细节与趣闻的文化盛事。

rah_lchtaf
(图源:伦敦戏剧协会官网)

延续2018年WE文化传播与中国第一大视频网站平台爱奇艺的合作,2019年奥利弗奖继续在爱奇艺娱乐频道为中国观众带来颁奖盛典独家全程视频,占据爱奇艺首页、娱乐头条重要版面,热度指数突破3k,足见中国观众对奥利弗奖的热切关注。

另外,WE文化传播在开通奥利弗奖官方微博@英国奥利弗奖 的两年多里,持续负责其账户运营工作,新媒体内容从奖项提名到颁奖典礼举行面面俱到,让国内观众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奥利弗奖一手资讯。微博话题#英国奥利弗奖#更收获近500万阅读量与4000余条讨论。WE文化传播不仅把奥利弗奖带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并真正使奥利弗奖成为受关注、受热议的话题。

本次奥利弗奖也获得人民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搜狐等85家官方媒体、门户网站关注报道,24小时内阅读量共达到504422次。其中《中国新闻周刊》在微信公众平台、网站及杂志等多平台同时推出奥利弗奖相关资讯,微信公众号文章24小时内突破2.4万阅读量。WE文化传播结合娱乐热点、运用丰富的媒体资源,满足国内观众对奖项资讯期待的同时,为奥利弗奖在中国进一步扩大知名度,积累高质量的受众基础。

(现场动图,来自微信公众号@英伦圈)

经过WE文化传播与其战略合作公司Variety Plus三年的不懈努力,2019年奥利弗奖在中国拥有了过百万的社交媒体曝光量。通过自媒体的辐射作用,戏剧文化走进中国新一代年轻观众的日常,为奥利弗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更多可能性。

连续四年负责奥利弗奖在中国市场传播与营销的赵楣媚恳切表达了奥利弗奖在中国的愿景:“从2016年与上海新天地合作奥利弗奖线下展览,到后来试水直播、再到现在的社交媒体全平台联动,奥利弗奖希望通过更具亲和力更容易被大众参与的方式与中国观众一起共襄盛举。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行业内的人也开始通过这个平台建立起交流和合作。”

WE文化传播将与奥利弗奖、中国观众以及整个戏剧行业一起,开拓与展望文化传播更广阔的空间、更成熟的市场、更多的可能性。敬请期待WE文化传播在与奥利弗奖未来的合作中带来更新鲜的探索!

相关报道链接:

http://ent.people.com.cn/n1/2019/0409/c1012-31020792.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人民网(2019-04-09)

http://www.sohu.com/a/282698131_120010987 搜狐(2019-04-08)

http://ent.cri.cn/20190408/b4eab1f6-5749-2c58-a16f-a59f527aae11.html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9-04-08)

热点聚焦| 《伊顿的故事》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

Last year, the eponymous Electric Eden, an environmental drama sweeping through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 was unveiled at the 19th China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in 2017. 2017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was held from October 20 to November 19, and WE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story of Eden met with Shanghai fans.

“Electric Eden” was created by the NOT TOO TAME Theater Company from Wales, England and premiered at the 2016 Fringe Festival. The company has been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Breaking the Barrier” and has introduced many immersive and environmental plays dedicated to breaking the “fourth wall”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stage.

Unlike traditional theatres, Electric Eden takes place in a real bar . On that day, you walk into a bar on any given day as usual, and Electric Eden will take you to Scotland immediately … Here a group of youth is crying out for an old man who loves to sing. They protested that the nursing home rudely prevented the elderly from singing and caused the unfortunate death of the elderly. They appeal to the law to impose sanctions on the nursing home an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 of the elderly. However, with the constant temptation of money provided by nursing homes, there seems to be a tendency to fall apart from the voiced organizations.
In Electric Eden, you will see the struggles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elite clas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two social classes are constantly intensified and highlighted. In the game and trade-offs, isthe fairness of the deceased is more important or  the pensions theliving beings received?
This story, rooted in the Scottish social context, will be staged in the most exciting and stimulating bar environment of electronic music. On the one hand, the story tries to pinpoin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udience and provokes reflection on social phenomena by the audie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can not only clos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performers, but also allow you to fully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the show, but also full of entertainment atmosphere, fresh and interesting.

“If ‘Electric Eden’ is not consistently playing to a packed venue soon, it will be a travesty.” –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
“Get your neon facepaint on and grab a drink from the bar: Electric Eden takes places in the Electric Circus nightclub, and the audience is swept up in the fun.” – British Independent

Olivier Award| WECC will cooperate with Olivier Award in 2018

The Laurence Olivier Awards are the most prestigious awards for theatre and musical productions in Great Britain. Named after British actor Sir Laurence Olivier, the award is presented annually by the 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 to honor excellence in theatre productions across London.

After two years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 this year, WECC is going to bring Olivier Award to China again! We will work with major live-streaming organizations so that the theatre lovers in China are able to grasp the most advanced information and enjoy the most popular musicals and plays in the world.

In the launch party of Olivier Award 2018 on January 24th, the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 Julian Bird, announced that the date of nomination will be on March 6th, and the ceremony will take place on April 8th. The theme of this year is “Be Inspired”. Moreover, there will four special events featuring special guests and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musical theatre and drama, taking place four weeks before the ceremony in order to celebrate the achievement of Olivier Award.

For information please stay with us on sina weibo and wechat page where we will update the latest news.

热点聚焦 | WECC晋身西区音乐剧制作人,亮相《柳林风声》首映式

Willows DRESS-2290 Marc Brenner
2017年对于WE文化传播来说,绝对是重要而精彩的一年。伴随着2017年上半年的落幕,我们不仅成功将英国奥利弗奖首次引入中国,正式宣布了英国原版授权的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即将登陆上海的好消息,与此同时,WE文化传播还首次以联合制作人的身份踏足音乐剧的世界殿堂之一伦敦西区(West End),带来了音乐剧《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日前,这部音乐剧正在伦敦守护神剧院(London Palladium)火热上演。
IMG_0900
作为联合制作人,WE文化传播受邀出席了音乐剧《柳林风声》于6月29日的首映式红毯,并观看了演出。一同受邀出席的还有《柳林风声》的主创团队,其中包括英剧《唐顿庄园》的编剧,同时也是这部作品的编剧Julian Fellows,他的出现引发不少西区剧迷小伙伴的尖叫与欢呼。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柳林风声》曾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动画甚至是舞台剧,这次却是第一次以音乐剧的形式在伦敦西区上演。除了有大名鼎鼎的Julian Fellows作为编剧给作品奠定节奏紧凑、幽默风趣的故事架构,更有多个戏剧奖项获得者的老搭档George Stiles和Anthony Drewe担任词曲作者,英国知名喜剧演员Rufus Hound担纲主演。《柳林风声》上演的消息刚刚走露,就立刻引发了业界内外与广大观众、音乐剧迷们的热烈关注。英国戏剧报(The Stage)的剧评人表示,“我从这部戏里嗅到了爆红的气息,这部原汁原味的英国音乐剧火花四溅,漂亮的设计更令人瞠目结舌。”
Craig Mather and Simon Lipkin
借着老板东风,跑去看了预演的小编觉得,《柳林风声》的上演可谓是给西区注射了一剂崭新的强心针。它的故事固然简单,可作品节奏紧凑,剧情引人入胜,对人物……哦不,对动物的塑造更是活灵活现,形象立体。其中,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鼹鼠,安于现状重视友情的河鼠可谓是当晚最甜CP。小鼹鼠跑入充满危险的柳林中,嘴上说着“我可不陪你886”的河鼠还是跑上岸,保护了鼹鼠的安全,陪在他的身边。扮演鼹鼠的小哥哥嗓音甜美唱腔可爱,小编人还没出剧院就被迷得七荤八素,回家一八,小哥哥果然厉害得不行,曾经是西区版《悲惨世界》里马吕斯(Marius)的饰演者(电影版中由小雀斑埃迪饰演)。连配角都是这样的美貌兼实力派,可见整部剧的卡司阵容,也是强劲到不行哇!
WechatIMG89
一同出席首映礼的美女作家兼时尚芭莎驻伦敦记者的祝小兔老师在文章里写道:“作者写这个故事灵感来自汽车的发明,1931年汽车还是很让人欣喜的发明,那个时候所说的速度和今日却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但也能看出,人们已经发现车祸、fast food、浮躁已经开始吞噬人们原本田园的生活……很喜欢这部剧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音乐太好听了,有些音乐剧我喜欢,里面其中一两首歌,可是这部剧从头到尾的旋律都堪称美妙,很多小动物们的声音像天使一样空灵,让人觉得每一种生命都是圣洁的。”
Gary Wilmot, Denise Welch, Rufus Hound, Simon Lipkin, Craig Mather and ensemble
过着每天起床都要丧五秒的快节奏都市生活,《柳林风声》凭借着曼妙悠扬的音乐,童真充实的故事,幽默风趣的台词,还有其中简单愉悦的友情,能让每一位观众都会心一笑,走出剧院时候也有涤荡心灵的轻松感。这绝对是2017年伦敦西区最值得观看的音乐剧之一,适合全年龄层、家庭式的观看,也因为其童话故事的背景,语言简单,适合初到伦敦想要接触音乐剧的朋友们。别的不多说啦,千万记得来欣赏我们鼹鼠小哥哥的美貌哦!
Craig Mather

热点聚焦 |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即将登陆上海!

在经过无数前期准备工作以后,我们终于可以和大家分享这个激动人心好消息啦——风靡伦敦的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英文原名Alice’s Adventures Underground),今年年底即将开启中国版巡演——第一站将登陆上海。
伦敦时间6月20日,《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英国制作团队魔童戏剧(Les Enfants Terribles)、ebp,版权引进方WE文化传播以及出品方北京艺典通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宣布,将联合顶尖的中国制作团队合力打造出全新的中国版《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力求为中国观众还原一个最接近原著的爱丽丝奇幻梦境,并从今年起前往中国多个城市巡演。沉浸式戏剧的概念从欧美传入中国,并且越来越火热,不少国内戏剧导演也开始推出沉浸式作品。在沉浸式戏剧发源地——英国,近几年最火热的沉浸式戏剧非《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莫属。这部剧改编自路易斯・卡罗尔小说《爱丽丝漫游仙境》,由魔童戏剧与金牌制作人艾玛・布朗杰斯(Emma Brünjes)制作,2015年首次亮相伦敦后被英国《卫报》评为“对原著一次精湛诡秘的重现,让忘记如何玩乐的成年人找回童心。”该剧在2016年被劳伦斯・奥利弗奖提名为“最佳家庭娱乐奖”,掀起了伦敦“沉浸式戏剧”的风潮,一度一票难求。
《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联合导演兼编剧的魔童戏剧艺术总监奥利弗・兰斯里(Oliver Lansley)与魔童戏剧联合董事与制片人詹姆斯・西格尔(James Seager)也表示:“我们五年前就萌生了创作‘爱丽丝’的点子,但从来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它会走进中国。将这样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戏剧带去中国,我们很骄傲也非常激动。”
在新闻发布会上,《爱丽丝冒险奇遇记》中国版的版权引进方WE文化传播与出品方北京艺典通文化备受关注。因为一直以来对于英国剧院艺术的热爱,WE文化传播于2014年开始在伦敦展开戏剧行业的版权交易和制作,先后投资和参与制作了音乐剧(中文译名:柳林风声),该剧将是2017年伦敦西区最大制作的音乐剧之一。制作人谢已表示:“两年前看到《爱丽丝冒险奇遇记》时,我很兴奋。1865年出版的这部‘穿越’小说,给无数的大朋友小朋友带来启发和灵感,终于在2015年以全新的形态被还原,让我们有机会跟白兔先生一起奔跑,穿梭在仙境的奇妙世界之中。这部作品的潮人版炫酷神秘,亲子版灵动趣味,是现场互动娱乐的点睛之作。俗话说‘work hard play harder’,我们制造有品质的内容,给城市动物提供一个工作、学习之余值得消费的综合娱乐产品。”
《爱丽丝冒险奇遇记》中国版第一季计划在上海演出四个月,作为第一部落户上海且老少皆宜的英国原版沉浸式戏剧,首季观演人数将达到15万人。尽管爱丽丝的故事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影视作品的改编也越来越为观众所熟悉,但沉浸式戏剧形式所带来的体验,不仅突破了传统剧院演出模式,开发崭新的观剧享受,还联动了相关商业活动,是戏剧艺术跨界商业的大胆尝试。此次爱丽丝联合了诸多优质的品牌进行合作,比如与精英动漫及知名玩具运营公司叶罗丽联合打造爱丽丝主题系列玩偶;英国百年茶品牌Whittard of Chelsea将为全剧提供茶品支持,让中国的观众在观剧中能体味到原汁原味的英式下午茶;中国知名进出口葡萄酒供应商福源灏也将与《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进行深入合作。《爱丽丝冒险奇遇记》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商业模式将成为文艺作品与传统商业完美联姻的“新物种”。
WE文化传播是一家总部设在伦敦的文化公司,公司以表演艺术为核心。WE文化传播公司是目前多部活跃在市场上的沉浸式戏剧在中国市场的独家合作伙伴。商业合作:info@wecultureconnect.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官方微信:15CM

无戏不欢 | 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重返伦敦啦

在戏剧迷的天堂,伦敦西区,除了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歌剧魅影》不容错过,还有什么新戏是值得把握机会、好好体验的呢?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卖一发沉浸式戏剧的安利。

沉浸式戏剧又叫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它最早起源于英国,是时下新兴戏剧形式中最热门、也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一种。沉浸式戏剧打破了传统戏剧舞台与观众隔绝的结构,而是采用立体表演空间,允许观众在表演空间内自主行动,增强了戏剧表演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015年,英国的戏剧制作公司Les Enfants Terribles和ebp将世界闻名的童话故事《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进行改编,并将其以沉浸式戏剧的形式首度亮相伦敦。该戏演出期间,几乎场场爆满,更获得了英国最权威的戏剧奖项奥利弗奖的提名。

​沉浸式戏剧版的《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制作了一个立体互动性的表演空间,演员与场景对观众而言触手可及,观众更会根据自己做出的选择,体验到不同的剧情和结局。比如,在剧情刚开始的时候,观众将有机会选择“变大”或者是“变小”,并随之进入不同的空间。选择“变大”的观众,将会真实地感受到,与自己相比,一切事物都变得渺小而可爱,选择“变小”的观众则会看到周遭的一切全变成庞然大物。

尽管爱丽丝的故事伴随着影视作品的改编,已经越来越为大家所熟悉。但沉浸式戏剧所带来的体验,却是前所未有、与众不同。那些童话故事里熟悉的场景和人物,全都会以最真实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近距离的接触和互动不仅趣味丰富,更是让人对戏剧表演本身,有更深刻的了解。《爱丽丝冒险奇遇记》故事紧凑,场景制作细腻而精致,体验这部戏,无疑会让你感受到沉浸式戏剧的精粹所在。

​大家也不必担心作为童话故事的《爱丽丝冒险奇遇记》会不适合成年人来观看,这部沉浸式戏剧分为成人版本与儿童版本,在购票时即可选择。成人版本的故事将会有更多由观众自主选择的机会,而因为在每一个关卡观众自己做出的选择不尽相同,所看到的故事结局与剧情也会不同。这本身正是英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任何选择在这片国土都会被包容,任何思想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好消息是,这部曾经风靡一时的沉浸式戏剧,终于在2017年重返伦敦了。一部趣味丛生的戏剧,连官网的设计都独具匠心,值得体验!《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还为26岁以下的成年人提供了折扣,具体可在官网购票中查看。

《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官方网站

热点聚焦 | 英国奥利弗奖首度进军中国,2017年度获奖者大揭晓

2017年4月9日,在WE文化传播的牵引下,英国奥利弗奖独家携手优酷平台,第一次向中国观众同步转播了英国奥利弗奖的颁奖典礼。作为全球戏剧圈子中的顶尖大奖、伦敦西区的年度盛典,第41届奥利弗奖的颁奖典礼可谓是众星云集,意义非凡。

IMG_6545

今年是英国奥利弗奖第一次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所举办。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坐落在伦敦海德公园对面,2017年英国电影协会奖的颁奖典礼也是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英国4月9日当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可谓是拥有伦敦近一个月以来最好的天气。WE文化传播的执行总监谢已和旅英作家祝小兔一同受邀出席了英国奥利弗奖的红毯,并在红毯上作为中国独家媒体代表,进行了现场直播。

IMG_6547

当日的红毯上,除了被提名奖项的演员、导演及艺术家们,还有诸多明星出席。比如因拍摄《权利的游戏》而生情的情侣Rose Leslie和Kit Harington。

rose leslie

获得音乐剧最佳女配角提名的演员Haydn Gwynne和《摇滚校园》的小演员们向中国观众致以问候。

IMG_6543

IMG_6546

当晚最大赢家非《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剧组莫属。早前,该剧组已经凭借11项提名,打破了奥利弗奖有史以来的提名记录。典礼当晚,《哈里·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更成功捧回9项大奖的奖杯,包揽所有技术性奖项,还取得最佳导演、最佳新戏剧、最佳男主角等一系列重要奖项。

harrypotter

除此以外,曾出演《欢乐合唱团》的女演员Amber Riley凭借作品《追梦女孩》取得当晚的音乐剧最佳女主角。她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如果有人从这部戏里看到了哪怕一丁点儿的自己,我希望这部戏曾鼓舞你、激励你。目前,《追梦女孩》还在伦敦西区上映。

amber

现在,英国奥利弗奖颁奖典礼的完整独家视频已经可以在线观看了哦。精彩纷呈的表演,感人至深的获奖致辞,不容错过!

您也可以选择前往优酷观看: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cyMTExMzc4NA==/v.swf

2017年英国奥利弗奖完整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音乐剧男配角

Adam J Bernard for 《追梦女孩》Dreamgirls at Savoy Theatre

最佳音乐剧女配角

Rebecca Trehearn for 《演出船》Show Boat at New London Theatre

音乐杰出成就奖

《摇滚校园》School Of Rock the Musical – Three children’s bands who play instruments live every night at New London Theatre

最佳新舞蹈制作

《关切》Betroffenheit by Crystal Pite and Jonathon Young at Sadler’s Wells

舞蹈杰出成就奖

英国国家芭蕾舞剧团English National Ballet for expanding the variety of their repertoire with 《吉赛尔》Giselle and《她说》 She Said at Sadler’s Wells

最佳家庭娱乐奖

《红舞鞋》The Red Shoes at Sadler’s Wells

最佳戏剧编舞(编排?用哪个?)奖Best theatre choreographer

Matthew Bourne for 《红舞鞋》The Red Shoes at Sadler’s Wells

最佳复排音乐剧

《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 at 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

最佳音乐剧男主角

Andy Karl for 《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 at The Old Vic

最佳音乐剧女主角

Amber Riley for 《追梦女孩》Dreamgirls at Savoy Theatre

最佳复排奖

《耶尔玛》Yerma at Young Vic

最佳新喜剧

《圣母永援团》Our Ladies of Perpetual Succour at National Theatre – Dorfman

附属剧院杰出成就奖

《鹿特丹》Rotterdam at Trafalgar Studios 2

最佳灯光设计

Neil Austin for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音效设计

Gareth Fry for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服装设计

Katrina Lindsay for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场景设计

Christine Jones for《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男配角

Anthony Boyle for《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女配角

Noma Dumezweni for《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新歌剧制作

Akhnaten《阿肯那顿》 at London Coliseum

歌剧杰出成就奖

Mark Wigglesworth for his conducting of 《唐璜》Don Giovanni and《露露》 Lulu at London Coliseum

最佳男主角

Jamie Parker for《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女主角

Billie Piper for《耶尔玛》 Yerma at Young Vic

最佳导演

John Tiffany for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新戏剧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at Palace Theatre

最佳新音乐剧

《土拨鼠之日》 The Groundhog Day at The Old Vic

特殊奖Sir Kenneth Branagh

奥利弗奖 | WECC将英国最权威戏剧奖项引入中国观众视野

奥利弗奖的全名是劳伦斯·奥利弗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s),始创于1976年,原名为西区戏剧协会奖。1984年,为了纪念20世纪伟大演员劳伦斯·奥利弗,奖项由此更名。如今,英国奥利弗奖已成为世界权威戏剧奖项之一。

2017年3月,伴随着新一届的奥利弗奖宣布提名, WE文化传播通过微博推广、微信平台运营等方式,开始将这一奖项引入中国戏剧爱好者的视野。WECC不仅翻译了完整的提名名单,还对提名奖项及入围者进行了更详细的介绍。

以下是完整提名名单:

 【最佳导演】

  • Simon Stone for Yerma《耶尔玛》 at Young Vic
  • John Tiffany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 John Tiffany for The Glass Menagerie 《玻璃动物园》at Duke of York’s theatre
  • Matthew Warchus for Groundhog Day《土拨鼠之日》at the Old Vic

【最佳男主角】

  • Ed Harris for Buried Child 《被埋葬的孩子》at Trafalgar Studios 1
  • Tom Hollander for Travesties 《拙劣模仿》at Apollo theatre
  • Ian McKellen for No Man’s Land 《无人之境》at Wyndham’s theatre
  • Jamie Parker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最佳女主角】

  • Glenda Jackson for King Lear《李尔王》at the Old Vic
  • Cherry Jones for The Glass Menagerie《玻璃动物园》at Duke of York’s theatre
  • Billie Piper for Yerma《耶尔玛》at Young Vic
  • Ruth Wilson for Hedda Gabler 《海达·高步乐》at National Theatre – Lyttelton

【最佳男配角】

  • Anthony Boyle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 Freddie Fox for Travesties 《拙劣模仿》at Apollo theatre
  • Brian J Smith for The Glass Menagerie《玻璃动物园》 at Duke of York’s theatre
  • Rafe Spall for Hedda Gabler《海达·高步乐》at National Theatre – Lyttelton

【最佳女配角】

  • Melissa Allan, Caroline Deyga, Kirsty Findlay, Karen Fishwick, Kirsty MacLaren, Frances Mayli McCann, Joanne McGuinness and Dawn Sievewright for Our Ladies of Perpetual Succour《永援圣母团》at National Theatre – Dorfman
  • Noma Dumezweni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 Clare Foster for Travesties《拙劣模仿》 at Apollo theatre
  • Kate O’Flynn for The Glass Menagerie 《玻璃动物园》at Duke of York’s theatre

【最佳音乐剧男主角】

  • David Fynn for School of Rock the Musical 《摇滚校园》at New London theatre
  • Tyrone Huntley for Jesus Christ Superstar《万世巨星》at 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
  • Andy Karl for Groundhog Day 《土拨鼠之日》at the Old Vic
  • Charlie Stemp for Half a Sixpence《半个六便士》at Noël Coward theatre

【最佳音乐剧女主角】

  • Glenn Close for Sunset Boulevard《日落大道》at London Coliseum
  • “The Girls” – Debbie Chazen, Sophie-Louise Dann, Michele Dotrice, Claire Machin, Claire Moore and Joanna Riding – for The Girls 《女孩们》at Phoenix theatre
  • Amber Riley for Dreamgirls 《追梦女孩》at Savoy theatre
  • Sheridan Smith for Funny Girl 《滑稽女郎》at Savoy theatre

【最佳音乐剧男配角】

  • Ian Bartholomew for Half a Sixpence 《半个六便士》at Noël Coward theatre
  • Adam J Bernard for Dreamgirls 《追梦女孩》at Savoy theatre
  • Ben Hunter for The Girls《女孩们》at Phoenix theatre
  • Andrew Langtree for Groundhog Day《土拨鼠之日》at the Old Vic

【最佳音乐剧女配角】

  • Haydn Gwynne for The Threepenny Opera《三便士歌剧》at National Theatre – Olivier
  • Victoria Hamilton-Barritt for Murder Ballad 《谋杀情歌》at Arts theatre
  • Rebecca Trehearn for Show Boat 《演出船》at New London theatre
  • Emma Williams for Half a Sixpence《半个六便士》 at Noël Coward theatre

【最佳复排奖】

  • The Glass Menagerie《玻璃动物园》at Duke of York’s theatre
  • This House 《议会》at Garrick theatre
  • Travesties 《拙劣模仿》at Apollo theatre
  • Yerma 《耶尔玛》at Young Vic

【最佳复排音乐剧奖

  • Funny Girl 《滑稽女郎》at Savoy theatre
  • Jesus Christ Superstar《万世巨星》at 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
  • Show Boat 《演出船》at New London theatre
  • Sunset Boulevard 《日落大道》at London Coliseum

【最佳新戏剧】

  • Elegy 《挽歌》at Donmar Warehouse
  • The Flick 《电影》at National Theatre – Dorfman
  •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 One Night in Miami 《迈阿密之夜》at Donmar Warehouse

【最佳新音乐剧】

  • Dreamgirls 《追梦女孩》at Savoy theatre
  • The Girls 《女孩们》at Phoenix theatre
  • Groundhog Day《土拨鼠之日》at the Old Vic
  • School of Rock the Musical 《摇滚校园》at New London theatre

【最佳新喜剧】

  • The Comedy About a Bank Robbery 《一个关于银行抢劫的喜剧 》at Criterion theatre
  • Nice Fish 《好鱼》at Harold Pinter theatre
  • Our Ladies of Perpetual Succour 《圣母永援团 》at National Theatre – Dorfman
  • The Truth 《真相》at Wyndham’s theatre

【最佳戏剧编排奖】

  • Matthew Bourne for The Red Shoes《红舞鞋》at Sadler’s Wells
  • Peter Darling and Ellen Kane for Groundhog Day 《土拨鼠之日》at the Old Vic
  • Steven Hoggett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 Drew McOnie for Jesus Christ Superstar 《万世巨星》at 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

【最佳新歌剧制作】

  • Akhnaten 《阿肯那顿》at London Coliseum
  • Così Fan Tutte《女人皆如此》 at Royal Opera House
  • Lulu 《露露》at London Coliseum

【最佳新舞蹈制作】

  • Betroffenheit《关切》by Crystal Pite and Jonathon Young at Sadler’s Wells
  • Blak Whyte Gray 《黑白灰》by Boy Blue Entertainment at Barbican theatre
  • Giselle 《吉赛尔》by Akram Khan and English National Ballet at Sadler’s Wells
  • My Mother, My Dog and CLOWNS! 《妈咪,小狗,小丑!》by Michael Clark at Barbican theatre

【音乐杰出成就奖】

  • Dreamgirls《追梦女孩》– music by Henry Krieger at Savoy theatre
  •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 composer and arranger: Imogen Heap at Palace theatre
  • Jesus Christ Superstar 《万世巨星》– the band and company creating the gig-like rock vibe of the original concept album of Jesus Christ Superstar at 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
  • School of Rock the Musical《摇滚校园》 – three children’s bands who play instruments live every night at New London theatre

【舞蹈杰出成就奖】

  • Alvin Ailey American Dance Theater for their London season at Sadler’s Wells
  • Luke Ahmet for The Creation 《创世纪》by Rambert at Sadler’s Wells
  • English National Ballet for expanding the variety of their repertoire with Giselle 《吉赛尔》and She Said 《她说》at Sadler’s Wells

【歌剧杰出成就奖】

  • Renée Fleming for her performance in Der Rosenkavalier《玫瑰骑士》 at Royal Opera House
  • Stuart Skelton for his performance in Tristan and Isolde 《王者之心》at London Coliseum
  • Mark Wigglesworth for his conducting of Don Giovanni 《唐璜》and Lulu《露露》 at London Coliseum

【最佳灯光设计】

  • Neil Austin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 Lee Curran for Jesus Christ Superstar 《万世巨星》at 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
  • Natasha Katz for The Glass Menagerie 《玻璃动物园》at Duke of York’s theatre
  • Hugh Vanstone for Groundhog Day《土拨鼠之日》 at the Old Vic

【最佳音效设计】

  • Paul Arditti for Amadeus 《莫扎特》at National Theatre – Olivier
  • Adam Cork for Travesties《拙劣模仿》at Apollo theatre
  • Gareth Fry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 at Palace theatre
  • Nick Lidster for Autograph for Jesus Christ Superstar《万世巨星》at Regent’s Park Open Air theatre

【最佳服装设计】

  • Gregg Barnes for Dreamgirls《追梦女孩》at Savoy theatre
  • Hugh Durrant for Cinderella《灰姑娘》 at London Palladium
  • Rob Howell for Groundhog Day《土拨鼠之日》at the Old Vic
  • Katrina Lindsay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最佳场景设计】

  • Bob Crowley for Disney’s Aladdin《阿拉丁》at Prince Edward theatre
  • Bob Crowley for The Glass Menagerie《玻璃动物园》at Duke of York’s theatre
  • Rob Howell for Groundhog Day 《土拨鼠之日》at the Old Vic
  • Christine Jones for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at Palace theatre

【最佳娱乐及家庭奖】

  • Cinderella 《灰姑娘》at London Palladium
  • David Baddiel – My Family: Not the Sitcom《我的家庭:不是情景喜剧》at Vaudeville theatre
  • Peter Pan《彼得潘》at National Theatre – Olivier
  • The Red Shoes《红舞鞋》 at Sadler’s Wells

【附属剧院杰出成就奖】

  • Cuttin’ It《剪断》at the Maria, Young Vic
  • The Government Inspector《钦差大臣》at 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
  • The Invisible Hand《无形之手》at Tricycle theatre
  • It Is Easy to Be Dead 《轻易死亡》at Trafalgar Studios 2
  • Rotterdam《鹿特丹》at Trafalgar Studios 2

热点聚焦丨艺典通:最具投资价值的演艺机构

热点聚焦丨艺典通:最具投资价值的演艺机构

好消息!好消息!北京时间2016年12月5日,北京艺典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2016中国演艺资本大会”上荣获“最具投资价值的演艺机构”称号,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无限可能。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多维戏剧品牌,不只是纸上谈兵!!

“中国演艺资本大会”是个什么大会?

12月5日,由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和上海东方明珠国际交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演艺资本大会”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音乐俱乐部成功开幕。本次大会包括演艺投资机构负责人演讲、重点演艺项目路演以及投融资双方自主对接三个环节,吸引了32家知名投资机构和100多家涉及儿童剧、话剧、旅游演出、演艺平台等演艺融资企业和融资项目。大会当天,5位专业权威投资人现场发问点评,最终评选出5个最具投资价值的演艺项目/机构,艺典通赫然在列,实至名归!

“艺典通文化传播”是什么样的公司?

北京艺典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制作和推广沉浸式戏剧、环境式戏剧和在线戏剧,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多维度戏剧体验。艺典通由李典先生和谢已女士联合创办,与WECC互为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年轻又国际化的团队,已经成功制作和运营十多部舞台剧及影视作品,对市场有成熟理解,并崇尚创新思维。在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探索出集舞台剧制作管理、IP 融合转换、影剧联动、商业衍生开发、活用空间制造极致互动体验的模式。

多维度戏剧体验”是怎样的酷炫体验?

第一维:沉浸式戏剧
主打体验:互动
为观众打造体验式的戏剧空间,通过多线触发叙事和演员的即兴表演,在纵向上深挖观众的互动参与,使观众沉浸在故事创造的世界中,而观众的参与也将进一步推动剧情发展。《爱丽丝冒险奇遇记》:打造爱丽丝奇幻仙境,观众像爱丽丝一样穿梭在奇妙的梦境世界里。整个仙境中有三十多个设计独特的房间,每一幕剧情在不同的房间中上演。根据选择的不同,观众会看到不同的场景和剧情,汇合到最后的一幕与演员共同结束演出。
第二维:环境式戏剧
主打体验:现场
将戏剧带到酒吧、餐厅等公共空间,打破现实与故事中的空间界限,观众身临其境,突破传统剧院演出模式,开发崭新的观剧享受,并联动相关商业活动。《伊顿的故事》:与酒吧合作,在下午和晚上使用酒吧空间进行表演,酒水/简餐与戏剧门票一体化,剧团与酒吧联动宣传。
第三维:在线式戏剧
主打体验:直播
将剧院空间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打造即时观剧体验。在线式戏剧将提升戏剧内容普及度,同时降低观剧门槛。《玩命爱一个姑娘》:与网络平台合作,开展戏剧线上同步放送、阅后即焚观剧模式,并获得百万人次关注。公司将继续拓展在线戏剧体验,拟直播英国戏剧最高奖项-劳伦斯奥利弗戏剧颁奖礼。
 

英国戏剧评论家Matt Trueman曾将“沉浸式戏剧”比作“未来戏剧”。新型的观演关系和创作方法,将成为突破戏剧市场瓶颈的要点。

图源 | 道略演艺
编辑 | 唐  英  俊

Industry Friends

行业伙伴

Projects

What’s On!

热点聚焦|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2018年夏引爆上海

劳伦斯·奥利弗奖|2019年WECC为中国观众全方位、更深入呈现英国最高戏剧奖项

热点聚焦| 《伊顿的故事》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

Olivier Award| WECC will cooperate with Olivier Award in 2018

热点聚焦 | WECC晋身西区音乐剧制作人,亮相《柳林风声》首映式

热点聚焦 |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即将登陆上海!

无戏不欢 | 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重返伦敦啦

热点聚焦 | 英国奥利弗奖首度进军中国,2017年度获奖者大揭晓

项目实例

What’s On!

热点聚焦|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2018年夏引爆上海

2016-2017丨WECC大事记

热点聚焦|《爱丽丝冒险奇遇记》首轮演出大事记

劳伦斯·奥利弗奖|2019年WECC为中国观众全方位、更深入呈现英国最高戏剧奖项

热点聚焦| 《伊顿的故事》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

热点聚焦 | WECC晋身西区音乐剧制作人,亮相《柳林风声》首映式

热点聚焦 |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即将登陆上海!

无戏不欢 | 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重返伦敦啦

© Copyright 2016 WE Culture Connect, London
Designed & developed by XY Collective